“双减”后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双减”后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两会热议·“双减”说

来北京前,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从不同年级抽取了10多名学生,面对面交流“双减”感受。学生们兴奋地告诉她,现在能理直气壮地摆脱和课堂重复的校外培训,自主安排其他活动,生活更充实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2021年7月以来,全国各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双减”。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双减”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而再多的手段方法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更好发挥学生能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深入推进“双减”减负不减效

“最直观的感受是,操场上锻炼的学生多了,书室里的学生也多了,学生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说,从去年开始,初中生每天必须参与一小时体育锻炼。学校开设有射击射箭、拳击、武术等14个体育项目,还有60多个社团供学生选择。

根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数据,“双减”以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了92.14%,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了87.07%,整治成效显著。然而,学科类培训“上天入地穿马甲”的隐形变异等违规行为依然存在。

许多代表委员调研了解到这个情况。刘希娅认为,需要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继续整治校外培训。比如,在校内,要禁止无序掐尖,校长、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超前超纲;在校外,对学科类培训要加大执法力度,纪委、监委、检察院等部门要联合起来,教师法修订时也建议增加惩治有偿家教的内容,让整治有法可依。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副总督学杨善竑则从教育督导角度建议,深入推进将“双减”纳入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实施,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她说,要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特别是压实街道、乡镇的责任,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拓宽线索举报投诉渠道。对发现隐形变异的培训和不实的广告宣传,进行严肃查处。

除了培训机构隐形变异情况外,另一个普遍反映的困惑是,如何保证减少学科学习时间却不减学习效果?有些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后学习变得懈怠,如何纠正这样的做法?

“‘双减’显然不是要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减去无意义负担。”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双减’的价值取向是通过减去学生的被动学习、增加学生自主性,让学习更有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建议,学生需要从自身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学习生活。他说:“首先,要学会规划时间,低年级学生应该在家长的指导下制订详细的学习生活计划;其次,要学会安排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涯规划,设计家庭课程表,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安排;再其次,完成学科学习计划,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形成自主学习方法,同时要适当拓展学科学习内容,提升学科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看冬奥、体验滑雪、读名著、志愿服务……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学生们过得可谓丰富多彩。但也有很多家长提出,“双减”后,孩子多出来的时间如何更系统地安排?代表委员从学校课后服务和家庭自主安排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邵志豪认为,“双减”的本质就是体现教育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就是释放学生主体活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就是突出家庭、学校是育人的主体,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谈及丰富学校课后服务的具体操作,邵志豪建议,首先,在保证体育、音乐、美术课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开设活动类课程;其次,学校要积极搭设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平台,构建学科—课程—社团—平台“四位一体”的个性化课后服务体系。“课程服务应该结合学科要求广泛开展,以课程的形式系统化开展课后服务,构建选择性、走班式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以半学期时长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系统化地学习。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组建社团,把学生们组织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学校要搭设不同层级的平台,一般情况下开展校级、市级和省级的课程学习成果展示与比赛平台,让学生们学业有成、学有所获。”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校长曹永鸣建议,结合本地实际将在校的课余时间往体育、劳动教育、美育等方面倾斜。“比如,我们结合哈尔滨冬季冰雪运动项目特,把它从一季的项目变成四季来抓。冬天上冰可以进行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其他季节就在室内场馆进行轮滑。”

离开学校后,学生还可以怎样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呢?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剑萍建议“五多五少”。“五多”是指多读书、多运动、多一点伴随终身的艺术爱好、多参加社区和社会实践,“第五多是多陪一下老人,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引导学生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五少”是少玩电子游戏、少刷题、少追剧、少上网聊天、少宅家,“多多地走向户外,走向社区,走向社会”。

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

无论是做减法还是做加法,“双减”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表示。

“‘双减’本质上是一次教育价值观的更新。”倪闽景认为,一个人要在学习阶段形成种素养,一是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独立的人格;二是良好的师生、生生、亲子关系;三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韧性。“这种素养显然不能通过大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实现,因为这不可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性,相反大量的时间花在培训和作业上,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都会产生问题。而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去培养,如参加体育比赛、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等。这也是立德树人和‘双减’最重要的内在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认为,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减轻学生负担,都不能减掉对学生教育的责任,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

“特别是现在国家修订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降低了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对教育工作者和孩子的监护人提出了更坚决的任务,我们必须守住立德树人的底线,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为重要工作。”崔建梅说。

邵志豪也谈到,在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过程中,要突出增加德育活动,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活动思政“三位一体”的校园大思政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努力建立起以学校为主体、家庭教育为支持的家校紧密合作的‘五育’课程,保障学生从学校到家庭无缝衔接的‘五育’融合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位代表委员提到,要通过“双减”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除了教师、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外,还需要教育评价方式的全面变革。

刘希娅今年也带来了以中考为抓手,深化评价改革的建议。“其实,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越补越差、越差越补。”她说,“还是要通过牵住评价的‘牛鼻子’,让大家感受到靠刷题和时间堆砌是没用的,从而转变观念。”

《中国教育报》2022年0月10日第1版

点赞(0)

Comment list 共有 17 条评论

string类 6 minutes ago 回复TA

如何纠正这样的做法?“‘双减’显然不是要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

内脏器官图 17 minutes ago 回复TA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linux版qq 25 minutes ago 回复TA

学生们兴奋地告诉她

飞速流量 7 minutes ago 回复TA

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校长曹永鸣建议

南浔租房 18 minutes ago 回复TA

邵志豪也谈到

shepherd 9 minutes ago 回复TA

但也有很多家长提出

多多棋牌 0 second ago 回复TA

深入推进“双减”减负不减效“最直观的感受是

美国纽交所 22 minutes ago 回复TA

继续整治校外培训

云南房网 0 second ago 回复TA

志愿服务……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

王庆庆 1 minute ago 回复TA

教师法修订时也建议增加惩治有偿家教的内容

土工材料 21 minutes ago 回复TA

学生们兴奋地告诉她

张文婷 9 minutes ago 回复TA

其他季节就在室内场馆进行轮滑

黄河远上白云间 17 minutes ago 回复TA

要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辩论网 20 minutes ago 回复TA

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为重要工作

魏娟 18 minutes ago 回复TA

音乐

原型法 24 minutes ago 回复TA

学校要积极搭设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